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杨衡,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法国南巴黎十一大学免疫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0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派到法国南巴黎十一大学攻读免疫学博士。后曾在法国国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做博士后,主要研究肿瘤细胞有免疫原性的死亡方式。 2016年加入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主要开展肿瘤免疫原性调控,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有Nature Medicine,Cell Research, STTT (2X),Small Methods, Cancer Research,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2X), eBiomedicine,Cell Reports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和基本业务费项目,2017年获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 2018年作为核心成员获得江苏省双创团队项目资助,2019年获江苏省研究员职称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生导师资格,2021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2年获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资助,2023年获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资格。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本团队包括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程根宏教授和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杨衡研究员,利用多组学,基因编辑等技术,发现天然免疫相关的I型干扰素通路可诱导CH25H表达,促进25-羟基胆固醇的合成。发现上述代谢产物可效抑制寨卡和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从而阻断病毒感染(Immunity 2017,Cell Res, 2020)。为改善HSV-1溶瘤病毒的临床获益,从众多I型干扰素诱导基因中筛选出可显著抑制HSV-1复制的Bach1,证实了基因敲除Bach1、或借助FDA批准药物血红素(Hemin)降解BACH1,均可促进HSV-1复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激活抗肿瘤免疫(Cell Mol Immunol, 2022)。在特异性免疫应答方面,我们开发了多种病毒相关中和抗体以及自免病相关的抗体和TCR克隆。 本研究团队聚焦免疫相关重大疾病,包括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和一线临床医生紧密合作,临床诊断和科研检测相结合,从疾病组织,细胞亚群,功能蛋白,RNA/DNA水平等多维度动态解析疾病各细胞亚群免疫状态,对疾病致力于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利用已建立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单细胞测序,动物模型,MHC I-peptide四聚体表达和抗体TCR克隆技术,从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出发,研究疾病特异性T/B细胞和天然免疫细胞群的相互作用,为疾病早期发现寻找生物标志物,同时围绕新干预靶点开发抗体药物和TCR-T细胞治疗药物。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3 名
无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CDK2 Inhibition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by Increasing IFN Response to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 2022-04 | 共通讯 |
2 | 25-Hydroxycholesterol is a potent SARS-CoV-2 inhibitor. | Cell Research | 2020-11 | 共通讯 |
3 | GOLM1 suppresses autophagy-mediated anti-tumor immun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2021-09 | 共通讯 |
4 | Homeoprotein SIX1 compromises antitumor immunity through TGF-β-mediated regulation of collagens.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 2021-12 | 共通讯 |
无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胆固醇-25-羟化酶及其酶促产物在制备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中的用途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含有 Hdac3 突变的载体及其在基因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肽的人源抗体、制备方法及用途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肽的人源抗体、制备方法及用途 |
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肽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