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于明安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硕导
  • 职称:主任医师
  • 该职称任职时间:20210701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中日友好医院
  • 所属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邮箱 : yma301@163.com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于明安,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担任中日友好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业委员会乳腺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国家肿瘤微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介入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学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介入超声学组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获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曾获中日医院2016年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018年荣获中日医院第三届辛育龄青年奖。2018年荣获《医师报》“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青年研究者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2019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2020年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擅长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子宫肌瘤、肝癌、肾癌、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热消融治疗、氩氦刀冷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同部位囊肿如肝囊肿、肾囊肿、盆腔囊肿的硬化治疗;不同部位脓肿或积液的置管引流;不同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疑难病例的多种影像学综合诊断等。现每年完成介入手术量近3000台。临床研究方向为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和综合治疗。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参加工作后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重视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的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重视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坚持加强自身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做到医者父母心不懈努力。发表中英文论著7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书籍6部。获得科研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并多次参与科技部实施的重大课题项目。首次研究利用高频超声监测婴幼儿钙营养的技术及利用影像学评价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在介入超声领域,论文“微波消融肝内胆管细胞癌(SCI)”获2011-2013年度中国介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性甲旁亢的报道,并在国际影像专业最具影响力的“RADIOLOGY”发表微波消融甲旁亢相关论著。组织国内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旁亢热消融治疗两个多中心研究,发表数篇高质量文章,包括在国际影像专业最具影响力的“RADIOLOGY”发表相关研究。分别主持国内专家完成第一部原发甲旁亢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和第一部继发甲旁亢热消融专家共识。完成省级课题3项,成功申报和在研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介入医学科,原名介入超声医学科。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超声引导下介入诊疗工作;2021年由“介入超声医学科”改名为“介入医学科”,专注于开展不同影像介导下(超声、CT、DSA)肿瘤微创诊疗服务。目前,科室主任为于明安教授,科室人员组成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技师1人、护师3人等。医护人员中博士学位7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1名。各位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在不同肿瘤微创相关学会具有多个任职。 门诊、病房设置:科室开设甲状腺结节微创诊疗专病门诊、乳腺结节微创诊疗专病门诊、肝脏肿瘤微创诊疗专病门诊及子宫肌瘤微创诊疗专病门诊。与其它科室共用病床12张。科室拥有三个介入手术室,其中包括国际最先进的肿瘤综合介入手术室(配有DAS/CT/超声一体机)。 诊疗设备介绍:科室拥有肿瘤介入诊疗相关仪器设备,在品质、数量和种类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介入引导设备包括彩色超声5台、CT机1台、DSA血管造影机1台;肿瘤微创治疗设备包括微波消融机1台、射频消融机1台、氩氦刀冷消融机1台、放射性粒子植入设备1套。肿瘤综合介入手术室拥有的“DAS/CT/超声一体机”可使不同类型设备数据交互共享和图像融合,支持术中不同设备协同引导,达到引导方式最优化、辐射最小化和疗效最大化的作用,是国内外最先进的影像引导设备,代表肿瘤介入微创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另外肿瘤治疗手段涵盖了热消融、冷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化学消融等不同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达到最优化选择或不同方法组合介入治疗,达到肿瘤介入微创治疗的个体化。 科室诊疗特色:肿瘤介入微创治疗是科室的特色,多个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过去五年科室接待亚洲、欧洲十余个国家的三十多位介入专家来科室观摩学习,并到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指导,所指导的介入医生已经在不同国家成功开展介入诊疗服务。科室在国内组建第一个由103家医院组成的“介入超声医联体”,在医联体内进行临床指导、病例会诊与转诊、科研讨论与多中心研究,成功将科室介入优势向医联体合作单位扩展。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异构多元数据图像融合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热消融关键技术研究,改良隔离技术在提高继发性甲状旁腺热消融安全性中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继发性甲旁亢超声引导微创消融治疗与手术治疗对照研究,基于介入超声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3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异构多元数据图像融合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热消融关键技术研究2022-01-01 —— 2025-12-3157.0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者
2甲状腺及颈部精细解剖结构超声可视化与消融热场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2023-08 —— 2025-08100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3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射频消融治疗改善骨病及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队列研究2023-04 —— 2025-0770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热消融术后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变化与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临床研究2024-07 —— 2025-0725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crowave ablation for cervical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rising post resection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Int J Hyperthermia2020-01通信作者
2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rmal Ablation for Solitary T1bN0M0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tudy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21-01通讯作者
3Microwave Ablation vers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Int J Hyperthermia2022-05-31通信作者
4Combination of Lymphatic and Intravenou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Evaluation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 Preliminary StudyUltrasound Med Biol.2021-02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5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rmal Ablation for Treatment of Solitary T1N0M0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Radiology2022-05-31通信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获奖证书编号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颁奖单位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排名 本人排序 备注
19232019Y1496-0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 项目——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旁腺亢进省部级其他省部级奖励其他2019-03-15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11
22019-027-3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06-01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33
32001-1-7-1威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09-01威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11
42011YY208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成果奖省部级以下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2011-09-0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
52018年度改变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十大青年研究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优秀奖2019-01-01医学家峰会组委医师报社11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
# 成果类型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1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正压排气穿刺针
2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测量并调节温度的注射泵(ZL 2022 2 1196321.X)
3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带外鞘套的经皮穿刺针(ZL 2022 2 1561943.8)
4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穿刺针支撑架(CN202321766893.1)
5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安全型穿刺针(CN20232189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