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育经历:2006/9 - 2009/7,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儿科学,博士,导师:钱渊1995/9 - 1998/7,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硕士,导师:盛树力1989/9 - 1994/7,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工作经历:2010/12 - 至今,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研究员2009/11 - 2010/4,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访问学者2005/12 - 2010/11,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副研究员2000/12 - 2005/11,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98/ 8 - 2000/11,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研究实习员1994/ 7 - 1995/8,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内科,实习医师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多年来坚持以“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为研究方向,致力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常见病毒及新发病毒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所建立的诊断技术平台为临床疑难危重症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依据。 近年来致力于搭建病毒病原学、新发病毒致病机制以及抗病毒治疗三大研究平台引领我国儿科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研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人博卡病毒环状基因组多样性、人腺病毒高频重组现象、人鼻病毒与哮喘相关性分析及肠道病毒与脑膜炎的病原学研究等领域进行了深耕,积极开展疫苗研发,持续完善病毒诊断技术平台。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研究方面,通过对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模式、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患儿临床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公共卫生价值,为儿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RSV感染时提供了更准确的参考信息,包括不同亚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差异、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等,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前做好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准备,降低RSV感染导致的儿童住院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此外,分析RSV的基因变异情况和流行模式变化,对于RSV疫苗和单抗的研发、优化以及免疫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合理的公共卫生政策,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挑战。并在2024年获得了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5届呼吸道合胞病毒学术会议暨《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发布会会议征文活动“一等奖”。 深入探究人博卡病毒与疾病的病原学关联,成功筛选制备了HBoV1 与 HBoV2型别特异性抗体,确证了 HBoV1 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病原体。终结了国际学界关于人博卡病毒是病原还是过客的长期争议;突破性解决了因病毒DNA在无症状儿童中持续存在导致的病原学关联难以确证这一领域内难题。创新性筛选抗原靶点、进一步指导型别特异性诊断抗体开发,通过核酸层面、抗原层面、血清学层面,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使得科赫法则金标准病原学研究证据实现闭环。进一步,在基础研究(即HBoV1DR2表位致病机制)、技术发明(有效性验证的HBoV1、HBoV2型别特异性抗体)、临床转化(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BoV1临床诊断试剂盒)三个维度实现全球领跑,儿科呼吸道感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为推动儿童新发传染病防控指南修订奠定基础。 利用科室病毒培养体系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研究的厚重积累,按照科室发展规划中的“病毒病预防与控制”参与到RSV疫苗及特异性抗体研发过程中。与康乐卫士合作进行了“病毒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中和效价评估”,与康希诺签订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临床前保护效力研究”,与北京百邑无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CHO细胞)的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评价”、与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对RSV地方毒株的中和活性研究”等。项目经费219.6万元。 在病毒病原诊断的基础理论和诊断技术的进展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推广。通过两期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通过技术转让形式将“多重腹泻相关病毒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转让给南京英诺唯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团队研发的抗体、检测方法等申请专利,总计获批6项发明专利。联合我院重症医学科,将多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完成的“我国儿童重大病毒性疾病诊断性技术的建立和推广”获得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我国儿童重大病毒性疾病病毒病原学诊断与监测新技术的建立和推广”获得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致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提升公益服务能力,新增了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病原监测任务及肠道病毒脑膜炎监测任务,目前共承担公共卫生项目7项。 三年来主持科研课题19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卫生发展专项等,经费总额74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22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5篇。团队一直坚持 “从临床的需求凝练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结果服务于临床”的原则,以“儿童常见疾病的病毒病原学研究”为研究方向,对影响儿童健康的最重要感染性疾病的病毒病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断技术平台。研究团队以创新为动力,以应用为目标,引领了我国儿科领域的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儿科的医疗实践有所启示,在全国儿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儿科界有较大的影响。在北京市儿科感染性疾病及北京市的公共卫生领域也有较大的影响。于2014 年6月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儿童病毒病病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Z0312)”,还是“北京市创新工作室”、“全国巾帼文明岗”。
硕士研究生 2 名,博士研究生 4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不同基因型人博卡病毒的组织嗜性差异研究 | 2019-01-01 —— | 15.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2 | 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 | 2023-01-01 —— 2025-12-31 | 9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3 | 病毒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中和效价评估 | 2022-07-15 —— | 55.0 | 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者 |
4 | 腺病毒等4种重要病毒病原学监测网络的建立和运转 | 2021-07-01 —— | 29 | 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者 |
5 | 重复序列插入性突变在不同亚型、基因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致病性差异及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 | 2021-01-01 —— | 30.0 | 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者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The changed endemic pattern of human adenovirus from species B to C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 the pressure of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against COVID-19 in Beijing, China. | Virol J | 2023-07-03 | 赵林清 |
2 | Human bocavirus 1 and 2 genotype-specific antibodies for rapid antigen test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 World J Pediatr | 2023-07-03 | 赵林清 |
3 | Human bocavirus 1 is a genuine pathogen for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determined by nucleic acid, antigen, and serology tests | Front. Microbiol | 2023-07-03 | 赵林清 |
4 | Application of Human Adenovirus Genotyping by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 an Outbreak to Identify Nosocomial Infection | Virologica Sinica | 2023-07-03 | 赵林清 |
5 | Keeping all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the non-coding region in the circular genome of human bocavirus 2 is important for DNA replication and virus assembly, as revealed by three hetero-recombinant genomic clones |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 2023-07-03 | 赵林清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202311207001 |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 国家级 | 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中华预防医学会 | 是 | 1 | 1 | ||
2 | 202202007U0201 | 北京医学科技奖 | 省部级 | 医学科技奖 | 二等奖 | 北京医学会 | 是 | 1 | 1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用于人博卡病毒型别特异性检测或诊断的试剂或试剂盒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同时检测七种呼吸道相关病毒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RSV病毒深度测序数据宿主内变异解析软件 [简称:RSVparser] V1.0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1型人博卡病毒型别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
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2型人博卡病毒型别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