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于炎冰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博导
  • 职称:主任医师
  • 该职称任职时间:2007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中日友好医院
  • 所属专业:外科学
  • 邮箱 : yuyanbing123@126.com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于炎冰,196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2008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5年获国家卫生计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6年及2018年分别获王忠诚青年医师及学术成就奖。 主要学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候任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及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常务委员及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微侵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 主要业绩         200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选择性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治疗脑瘫、脑和脊髓肿瘤及损伤等疾患引起的四肢痉挛状态,取得了满意疗效, 特别适用于症状单一的病人,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国内最早开展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小儿脑瘫,使症状复杂多样的脑瘫患者能够得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并对传统的SPR手术进行多项改进,在国际上首次将神经内窥镜应用到SPR手术中,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降到最低。在国际上率先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取得优良疗效。目前已为万余例脑瘫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术总有效率在95%以上。         为20000余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患者施行了桥小脑角区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对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良,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在98%以上,并使并发症大为减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在MVD术中应用桥小脑角区四分区法、架桥法、生物力学分压法、责任动脉悬吊法和困难减压的概念,并主持发表中国MVD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围手术期风险以及植入物等四个专家共识,主编出版国内首部MVD专著,牵头成立中国MVD治疗颅神经疾患协作组,为MVD在中国的发展、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全切除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面神经功能重建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积极开展颅底肿瘤切除术、脑干肿瘤切除术、巨大颅咽管瘤全切除、直接经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复发难治性脊髓脊膜膨出的再手术、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手术、术中脑皮层电图监测下癫痫灶切除术、立体定向脑电图、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梅杰综合征、手术及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脑胶质瘤、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及寰枕区肿瘤全切除等工作,成效显著。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待补充更新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功能神经外科,颅底肿瘤,小儿神经外科,颅底外科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2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机器人辅助下精确神经外科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创新2022-05-01 —— 2025-04600万元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主持人
2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关键技术研究2023-01 —— 2025-1210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3脑深部电刺激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2022-10 —— 2025-1080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4机器人辅助下脑干出血微创外科策略研究 2024-08 —— 2028-071446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
5Caspase4介导Trem2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对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025-01 —— 2028-125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Adolescent-onset idiopathic hemifacial spasmNeurol India2022-06-16通讯作者
2The REST gene signature predicts drug sensitivity i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s and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neuroblastoma tumor stageInt J Mol Sci2022-06-16通讯作者
3Familial Idiopathic Cranial Neuropathy in a Chinese FamilyTurk Neurosurg2022-06-16通讯作者
4The Long-Term Outcomes and Predictors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ith or without Partial Sensory Rhizotom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 Pain Res2022-06-16通讯作者
5Hemifacial spasm and trigeminal neuralgia in Chiari's I malformation with hydrocephalu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Clin Neurol Neurosurg2022-06-16通讯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获奖证书编号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颁奖单位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排名 本人排序 备注
12019J-244-2086-066-R02湖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省(市、自治区)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10-01湖北省人民政府22
2CSHXC0207202304-R1华夏医学科技奖省部级二等奖2023-12-08中国医疗保健国陈交流促进会11
3202201178P1502中华医学科技奖省部级一等奖2022-03-24中华医学会22
42005医-3-003-01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6-02-01北京市人民政府11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