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创建“中草药DNA 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Communications、药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本草基因组学》、《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等撰写。获得发明专利4项。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1. 团队致力于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研究,以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为研究核心,以药用模式植物或真菌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多种组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相关基因资源的发掘、筛选和鉴定技术平台。解析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重要的天然药物;揭示遗传信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时空分布和环境应答的分子机制,通过分子育种提高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2. 团队创立“本草基因组学”,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本草基因组学》,目前已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本草基因组学”课程,推动了前沿组学技术在药用植物基因组和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3. 团队是国内外最早开展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团队之一,对灵芝、丹参、青蒿和长春花等多种模式药用植物进行了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 2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基于混杂底物测试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丹参酮骨架修饰酶的功能鉴定研究 | 2021-01-01 —— 2024-12-31 | 55.0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者 |
2 | 药食同源作物和微生物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课题一:药食同源作物和微生物特征品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 2024-12 —— 2027-11 | 80万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者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with nanopore technology for acqui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bscisic acid regulat ion of secondary mechanism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 | 2022-03 | 通讯作者 |
2 | Insights into dammarane-type triterpenoid saponin biosynthesis from the telomere-to-telomere genome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 Plant Communications | 2024-08 | 通讯作者 |
3 |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s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riterpenoid saponin biosynthesis and transposable element activity in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shoot apexes and leaves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2024-03 | 通讯作者 |
无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GpOSC1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