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宋经元,1969年出生,籍贯湖北当阳市,中药资源学专家,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1991年获学士学位。1995-1998年、1999-2002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药学专业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1998年升为助理研究员。2004年进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木本植物功能基因组。2006年升为副研究员。2011年升为研究员。2016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CSC资助)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主要研究基因组编辑。入围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榜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科技新星。担任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重点研究室”主任。 秉承协和小规模特色教学理念,保护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作口头报告;支持学生赴国外联合培养,开拓国际视野;指导学生申报并获研究生创新基金。现已指导毕业14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4人次获国家奖学金,9人次获北京市或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高校及科研院所。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在国际上提出并验证ITS2序列作为植物通用DNA 条形码,创建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入选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2016年“中国十大医学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创建《本草基因组学》学科,编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本草基因组学》。突破复杂药用植物基因组结构解析技术,搭建高杂合度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平台,完成半枝莲、丹参、茯苓、黄芩、金银花、卷柏、灵芝、毛黄堇、西红花、栀子等药用物种全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提出全新的基于全基因组分析的物种鉴定新方法——时珍法,为动、植物和真菌物种分类及多样性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方法,成功开启以全基因组为核心的下一代物种鉴定新模式。
硕士研究生 5 名,博士研究生 5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西红花苷生物合成两个关键酶的催化机制一致性研究 | 2021-01-01 —— 2024-12-31 | 56.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2 | 西红花苷生物合成糖基转移酶挖掘及功能验证 | 2023-01 —— 2024-12 | 28.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3 | 新疆阿魏等特色濒危药用植物优良种质选育 | 2023-11 —— 2028-10 | 36.15万元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人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Biomonitoring for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 using DNA metabarcoding and single 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 Acta Pharm Sin B | 2018-06 | 宋经元 |
2 | Genome Analysis of the Ancient Tracheophyte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Reveals Evolutionary Features Relevant to the Acquisition of Desiccation Tolerance | Molecular Plant | 2018-05 | 宋经元 |
3 | The AP2/ERF transcription factor SmERF128 positively regulates diterpenoid biosynthesi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 Plant Mol Biol | 2019-03 | 宋经元 |
4 |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i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and Scutellaria barbata Reveals the Evolution of Active Flavonoid Biosynthesis |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 2020-06 | 宋经元 |
5 | The Wolfiporia cocos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Shed Light on the Formation of Its Edible and Medicinal Sclerotium |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 2020-08 | 宋经元 |
6 | Trends in herbgenomics | Sci China Life Sci | 2019-04 | 宋经元 |
7 | Tandem gene duplications drive divergent evolution of caffeine and crocin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plants | BMC Biol | 2020-06 | 宋经元 |
8 | Comparative genomics reveal the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CYP82D and CYP706X members related to flavone biosynthesis in Lamiaceae and Asteraceae | Plant Journal | 2022-03 | 宋经元 |
9 |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P2/ERF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lated to camptothecin biosynthesis in Camptotheca acuminata | Chin J Nat Med | 2020-08 | 宋经元 |
10 | Highly variable chloroplast genome from two endangered Papaveraceae lithophytes Corydalis tomentella and Corydalis saxicola | Ecol Evol | 2021-03 | 宋经元 |
11 | Precise species de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by shotgun metagenomic sequencing | Phytomedicine | 2018-04 | 宋经元 |
12 | The honeysuckle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rotenoid metabolism underlying dynamic flower coloration | New Phytol | 2020-08 | 宋经元 |
13 | In ivo production of five crocins in the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 ACS Synth Biol | 2020-05 | 宋经元 |
14 | Introduction of mutations in plants with prime editing | Methods | 2021-10 | 宋经元 |
15 | Genomic survey of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related to tanshinone biosynthesi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 Acta Pharm Sin B | 2018-03 | 宋经元 |
16 | The genome of Corydalis reveals the evolution of 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 biosynthesis in Ranunculales | Plant Journal | 2022-07 | 宋经元 |
17 | DNA barcoding of Corydalis, the most taxonomically complicated genus of Papaveraceae | Ecol Evol | 2019-01 | 宋经元 |
18 | GAGE is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plant species based on whole genome analysis and genome editing | Communications Biology | 2022-09 | 宋经元 |
19 | 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ing to the enti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ial chain: A case study of Rhei Radix et Rhizoma | Phytomedicine | 2022-10 | 宋经元 |
20 | Crocus genome reveal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crocin biosynthesis | Acta Pharm Sin B | 2024-04 | 宋经元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062018S-003 | 中草药国际通用DNA条形码鉴定体系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一等奖 | 2018-12-08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否 | 2 | 2 | |
2 | 004 | 国家药品标准分子核酸检测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二等奖 | 2020-09-01 | 中国药学会 | 否 | 5 | 9 | |
3 | 2016-J-234-2-02-R02 | 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 | 国家级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6-12-21 | 国务院 | 是 | 1 | 2 | |
4 | 2022-J-2-45-R02 | 基于生物技术的中药资源利用与质控新方法及运用 | 省部级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3-03-01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否 | 2 | 2 | |
5 | 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一等奖 | 2014-11-01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是 | 1 | 2 | ||
6 | 2014-204 | 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 | 省部级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02-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是 | 1 | 2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参与西红花苷合成的两个糖基转移酶GjUGT94E13和GjUGT74F8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丹参AP2转录因子SmERF128编码序列及克隆方法与应用 |
3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长白山药用植物图鉴及DNA条形码 |
4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 基于生物技术的中药资源利用与控制新方法及运用 |
5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 |
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渝栀3号 |
7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全基因组分析的真核生物物种鉴定方法及应用 |
8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全基因组分析与基因组编辑的植物物种鉴定方法与应用 |
9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时珍法鉴定鹿科动物的物种特异性靶标序列、试剂盒及应用 |
10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时珍法的真菌物种鉴定方法、靶标核苷酸、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应用 |
1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时珍法的中药鉴定方法及应用 |
1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鉴别大黄药材三个基原物种的方法与应用 |
1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based on metagen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