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鉴定中心副主任。历任标本馆馆长、新疆分所副所长。任国家新药评审中心中药资源咨询专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香山科学会议特邀专家,农业部DUS测试指南评审组长,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新兽药评审委员,国家中药材标准化和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执委会委员,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作组负责人,疑难品种工作组和资源与鉴定工作组骨干,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和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理事,《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药材》和《中国现代中药》编委等。科研方向为中药资源、分类、栽培、鉴定、药材质量研究以及保健品、化妆品、功能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研发等。常年深入野外、种植基地及市场等一线进行调查和研究,具备全局观,实现中药全产业链贯通,科研落地与实业转化经验丰富,擅长解决企业原料药等各类卡点问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五”公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2010版药典标准等科技项目或子课题30余项,国际和港澳合作项目2项。承接企业技术服务、开发和咨询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培育药用植物新品种5个,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5项,发明专利10项。主持编撰《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药用植物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资源学》、《200种中药材电子交易等级规格标准》、《九信中药典》等著作11部,发表科研论文290余篇。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多名,淫羊藿资深研究者,专注该领域三十余年,带领研究团队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淫羊藿种子繁殖、种植和采收等全套生产技术。选育出高含量的箭叶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品种3个(有效成分含量分别是2020版药典标准的4倍、5倍和8倍),生产特性佳,持续收益优异,现已大量种植于四川、贵州、湖南、河南、湖北等地,获得市场好评。亲自开展200余种中药的调研,包括甘草、大枣、生姜、山药、半夏、人参、附子、川芎、天冬等。完成多达80余种中药材的中药资源评估项目工作。开展30余种药材的中药资源和栽培研究,包括绞股蓝、紫苏、柴胡、昆仑雪菊、酸枣仁、党参、麦冬、雷公藤、黄芪、丹参、牡丹皮、苦参、当归、黄芩、芍药、知母、地黄、牛膝、补骨脂、川续断、葶苈子、决明、玫瑰、连翘、蒲公英等。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研究团队共4人,除了我本人,还有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2名。团队的研究方向为围绕淫羊藿、绞股蓝等常用中药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繁育技术突破、种植体系构建、优良品种选育,同时进行生产厂推广应用的“四位一体”的科研和产业应用研究,并根据过程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索风梅,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和资源。 徐超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育种、分子育种和基因组 李豆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水分生理和营养生理,繁育技术和种植技术(包括林下栽培)
硕士研究生 2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购买服务,乡村振兴-产销对接活动 | 2024-11 —— 2025-12 | 5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办事项目,林下中药材种植政策研究. | 2024-11 —— 2025-12 | 2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3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院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珍稀药用植物品质评价与资源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2021-01 —— 2025-12 | 450万元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任务负责人 |
4 | 痰瘀通痹颗粒资源评估和鉴定 | 2025-04 —— 2027-12 | 39.9万元 | 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人 |
5 | 五味宽筋藤汤资源评估和鉴定 | 2025-04 —— 2026-12 | 19.9万元 | 主持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人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林下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林下种植的影响 | 中国中药杂志 | 2024-12 | 通讯作者 |
2 | 不同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特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07 | 通讯作者 |
3 | 基于差分拉曼光谱对黄芪药材的快速检验分析 | 实验与分析 | 2024-09 | 通讯作者 |
4 | 酸枣仁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 中国现代中药 | 2024-07 | 通讯作者 |
5 | 淫羊藿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植物学报 | 2024-09 | 通讯作者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中药材品质提升及评价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 省部级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024-02-06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否 | 10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中长柔毛1号(淫羊藿)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贵同箭叶1号(淫羊藿)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贵同箭叶2号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贵同柔毛1号 |
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柔毛淫羊藿花青素糖基转移酶基因EpGT6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