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孙超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博导
  • 职称:研究员
  • 该职称任职时间:20140701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药用植物研究所
  • 所属专业:生药学
  • 邮箱 : csun@implad.ac.cn
  • 工作电话 : 010-5783319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孙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和1997年分别在山东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和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2007年在香港长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药研发工作。2007年起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工作。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ommunications、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副主编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本草基因组学》一部,以第一作者出版《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基因开关》、《信号转导与人类疾病》、《信号转导与调控的生物化学》等4部译著,以第一发明人获得7项发明专利授权。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和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研究团队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各一人,主要成员如下: 李滢: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本草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创建“中草药DNA 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Communications、药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本草基因组学》、《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等撰写。获得发明专利4项。 沈晓凤: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与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和Physiologia Plantarum等杂志发表。主持北京市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项目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 张照宇: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多组学分析及基因功能表征、药用植物相关微生物资源利用、中药材质量控制等。以第一作者在Plant and Soil、Rhizosphere、Chinese Herbal Medicines、植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作为培育人参与培育天麻国家级新品种权两项;并参与构建了“品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品质中药材 天麻》、《品质中药材 三七》等大宗中药材的团体质量标准。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3 名,博士研究生 2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药食同源作物和微生物特征品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24-12 —— 2027-1180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roadmap for understanding the multi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metabolismNature Plants2023-01通讯作者
2Insights into dammarane-type triterpenoid saponin biosynthesis from the telomere-totelomere genome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Plant Communications2024-06通讯作者
3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with nanopore technology for acqui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bscisic acid regulation of secondary mechanisms in Salvia miltiorrhiza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22-03通讯作者
4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e analysi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amptothecin biosynthesis and regulation in Camptotheca acuminataPhysiologia Plantarum2023-04通讯作者
5The multi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plant specialized metabolism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2024-10通讯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获奖证书编号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颁奖单位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排名 本人排序 备注
1062018S-003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国际级国际和国外奖励一等奖2018-12-08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9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
# 成果类型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1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参与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 P450基因CYP71D410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2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参与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6AH12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3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GpOSC1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