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建华,博士,博士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出生缺陷及营养物生化代谢与分子生物学机制。1982⁃1987年及2002⁃2005年于山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大连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2008-2011年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2011年至今,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出生缺陷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脑健康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获省部级以上奖3项;近5年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以责任作者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及副主编参编著作2部。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待补充更新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2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肌醇缺乏INPP5E与CDK5互作增加GPR161表达致胚胎神经初级纤毛发育异常 | 2022-01-01 —— 2024-12-31 | 20.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2 | 十病十药研发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复方佛香散的临床前研究 | 2021-01-01 —— 2023-12-31 | 12.0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者 |
3 | 叶酸不应答型神经管畸形重要易感因素、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 2024-01 —— 2027-12 | 52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子课题主持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微环境组分异常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2024-05 | 通讯作者 |
2 | 母体肠道微生态与胎儿神经发育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2024-01 | 通讯作者 |
3 | 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神经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 2023-09 | 通讯作者 |
4 | 初级纤毛通过信号通路调控胚胎神经发育的研究进展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 2022-03 | 通讯作者 |
5 | 5-氟尿嘧啶对神经管畸形胎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 2020-03 | 通讯作者 |
6 | 5-氟尿嘧啶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020-02 | 通讯作者 |
7 | 叶酸通过KDM6A影响神经管发育 | 基础医学与临床 | 2020-02 | 通讯作者 |
8 | 自噬调节基因AMBRA1在神经管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 2019-03 | 通讯作者 |
9 |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调控细胞迁移的研究进展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19-02 | 通讯作者 |
10 | GSK3β基因在肌醇缺乏状态下对小鼠胚胎神经发育的影响 | 军事医学 | 2020-03 | 通讯作者 |
11 | 羟基脲诱导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及与其他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 2021-02 | 通讯作者 |
12 | 肌醇缺乏环境下骨形成蛋白/Smad1/5/8通路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 2022-08 | 通讯作者 |
13 | INPP5E基因在初级纤毛相关儿童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23-10 | 通讯作者 |
14 | 碳酸锂联合长春新碱促进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2024-05 | 通讯作者 |
15 | Neural tube defects: role of lithium carbonate exposure in embryonic neural development in a murine model | Pediatr Res | 2021-07 | 通讯作者 |
16 | The Effects of Inositol Metabolism in Pregnant Women on Offspring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 | Med Sci Monit | 2020-02 | 通讯作者 |
17 |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DNA Repair Gene APE1/Ref-1 and the Risk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a High-Risk Area of China | Reprod Sci | 2021-09 | 通讯作者 |
18 | Identification of Pharmacophoric Fragments of DYRK1A Inhibitor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Models | Molecules | 2022-03 | 通讯作者 |
19 | Down -Regulation of Inpp5e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Ciliogenesis During Embryonic Neurodevelopment Under Inositol Deficiency | Front Neurol | 2021-05 | 通讯作者 |
20 | Neural Tube Defects and Folate Deficiency: Is DNA Repair Defective? | Int J Mol Sci | 2023-01 | 通讯作者 |
21 | Unraveling the Mechanisms of Clinical Drugs-Induced Neural Tube Defect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 Neurochem Res | 2022-12 | 通讯作者 |
22 | BMP/Smad Pathway is involved in Lithium Carbonate-Induced Neural-Tube Defects in Mice and Neural Stem Cells | Int J Mol Sci | 2022-11 | 通讯作者 |
23 | Genetic Effects of ITPK1 Polymorphisms on the Risk of Neural Tube Defec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 Reprod Sci | 2023-05 | 通讯作者 |
24 | Targeted delivery of AZD5363 to T-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by mSiO2-Au nanovehicles | 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 2023-10 | 通讯作者 |
25 | Cytosine arabinoside exposure induced cytotoxic effects and neural tube defects in mice and embryo stem cells | Ecotoxicol Environ Saf | 2023-06 | 通讯作者 |
26 | An expanded view of infertility: The challenge of the changing profiling of major birth defects in China | Biosci Trends | 2023-09 | 通讯作者 |
27 |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different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regimen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port-wine stain | Exp Dermatol | 2023-09 | 通讯作者 |
28 | Inpp5e Regulated the Cilium-Related Genes Contributing to the Neural Tube Defects Under 5-Fluorouracil Exposure | Mol Neurobiol | 2024-01 | 通讯作者 |
29 |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AZD5363 Anti-Leukemia Activity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Eur J Pharmacol | 2024-01 | 通讯作者 |
30 | Recent advances in chemometric modelling of inhibitors against SARS-CoV-2 | Heliyon | 2024-01 | 通讯作者 |
31 | Editorial: New progress in cancer biomarkers and therapy | Front Mol Biosci | 2024-03 | 通讯作者 |
32 | Dermoscopy and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finding of different anatomic sites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 Skin Res Technol | 2024-01 | 通讯作者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2019-J06-2-01-R09 |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省部级 | 省(市、自治区)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22-08-17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是 | 1 | 9 | |
2 | 2016-KJCG-0003 |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 国家级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 其他 | 2016-09-12 |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 是 | 1 | 3 | |
3 | 2015-B-C-19-05 | 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 国家级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11-11 | 妇幼健康研究会 | 是 | 1 | 5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儿童营养表观遗传学》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引流管液中的微生物收集装置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旋转类器官培养装置 |
4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 婴幼儿早期发育的机理及营养干预新技术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
5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营养与健康:预防出生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