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婷, 女,汉族,1982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博导,智能诊疗技术实验室主任。2000-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硕博,导师骆清铭院士;2010-2012年在美国博士后,导师Steven L. Jacques;2012-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7年至今任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从事深层组织无创光电检测调控技术与类脑智能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体素化复杂结构组织中四维光子传输精准计算模型与软件、多模态神经信息采集调控技术与脑机融合、面向神经重症监护与康复的深层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器研制等,曾获Physiol. Meas.年度亮点和Advanced Science News头版播报。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15项,获得了Melvin H. Knisely奖(每年1名/全球;设奖40年来唯一中国获奖者),国际Nirfast奖金,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近五年最年轻获奖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ISO/IEC/IEEE标准化专家、国家健康科普首批专家、国家层面科技报道专家、天津杰青、天津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中青年科技领军、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指导教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转化大赛全国总决赛医疗器械创新赛道第二名等。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待补充更新
硕士研究生 4 名,博士研究生 3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天津市XX融合发展示范引导资金项目,提高军人精神免疫力的多模态神经检测调控系统研发 | 2022-07 —— 2026-06 | 30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2 | 中国医科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专项项目课题,基于多源信息的青少年脊柱畸形快速筛查系统的研发与临床验证 | 2022-10 —— 2024-09 | 3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3 |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创新工程项目任务,医用机器人和生物人工器官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多模态人机融合外骨骼任务 | 2021-12 —— 2025-12 | 800 | 主持的企业/行业委托重大项目 | 主持者 |
4 |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创新工程项目课题,核辐射损伤防治医药和器械研发与示范应用——核辐射损伤防护康复装备研发课题 | 2021-12 —— 2025-12 | 40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5 |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2021-12 —— 2024-12 | 16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6 | 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脑活动非接触式多参数光学成像仪器研制 | 2020-10 —— 2024-09 | 6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Adaptive Time–Frequency Segment Optimization for Motor Imagery Classification | Sensors | 2024-03 | J. Huang , G. Li , Q. Zhang, Q. Yu* and T. Li *, |
2 |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sensitivity and operation range of flexible pressure sensor by constructing a magnetic-guided microstructure in laser-induced graphene composite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4-01 | L. Mao, T. Pan*, L. Lin, Y. Ke, H. Su, Y. Li, W. Huang, Y. Lin*, T. Li*, |
3 | A Nove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Crosstalk for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s | Sensors | 2024-02 | Z. Chen , X. Cao , X. Li, B. Pan, P. Wang, T. Li*, |
4 | Open access dataset integrating EEG and fNIRS during Stroop tasks | Scientific Data | 2023-12 | Z. Chen, C. Gao, T. Li*, X. Ji, S. Liu, M. Xiao |
5 | Lateralization difference in functional activity during Stroop tasks: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EG simultaneous study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Z. Chen, X. Ji, T. Li*, C. Gao, G. Li, S. Liu, and Y. Zhang | |
6 | Graph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End-to-end Channel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otor 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 2023-12 | B. Sun, Z. Liu, Z. Wu, C. Mu, T. Li*, |
7 | Gender specificity of frontal activity based on fNIRS in distinguishing bipolar depression population from health control | Journal of Biophotonics | 2023-11 | C. Gao, T. Li* |
8 | Lightweight deep learning model incorporating an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feature fusion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 gastroscopic images |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 2023-09 | L. Wang, Y. Yang, A. Yang, T. Li* |
9 | Hemodynamic alterations response to Chinese acupuncture therapy monitored by a custom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probe with an open hole | Journal of Biophotonics | 2023-06 | C. Gao, L. Jia, M. Ma, X. Zhang, T. Li* |
10 | Multiscale reconstruction of bronchus and cancer cells i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 2023-02 | X Li , B. Zhang , Y. Liang, T. Li* |
11 | Noninvasive optical monitoring of pulmonary embolism: a Monte Carlo study on visible Chines human thoracic tissues |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 2023-01 | S. Meng, H. Su, J. Guo, L. Wang, T. Li* |
12 | Gender difference in functional activity of 4-months-old infants during sleep: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K. Wang, X. Ji, T. Li* | |
13 | Non-invasive optical monitoring of human lungs: Monte Carlo modeling of photon migration in Visible Chinese Human and an experimental test on a human |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 J. Guo, S. Meng, H. Su, B. Zhang, T. Li* | |
14 | Studying hemispheric lateralization of 4-month-old infant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groups though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based connectivity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C. Gao, L. Shu, T. Li* | |
15 |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 gastroscopic images using a lightweight deep learning model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cost-sensitive learning | Frontiers in Physics | L. Wang , Y. Yang , J. Li, W. Tian, K. He, T. Xu, Z. Fang, A. Yang*, T. Li* | |
16 | Editorial: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diffuse optical spectroscopy (fNIRS) to explore mental health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Y. Shang*, T. Li*, C. Huang* | |
17 | Adaptive Posture-Balanc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ysical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 M. Ma, B. Zhang, X. Yan, X. Ji, D. Qin, C. Pu, J. Zhao, Q. Zhang, H. Lowis, T. Li* | |
18 |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al activity relevant to cognitive function in bipolar depression: an fNIRS study |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 2022-02 | C. Gao#, H. Zhou#, J. Liu, J. Xiu, Q. Huang, Y. Liang, T. Li*, and S. Hu* |
19 | Effects of indoor VOCs from paint on human brain activities during working memory tasks: An electroencephalogram study | Indoor Air | 2022-07 | C. Gao, X. Zhao, T. Li* |
20 | Golden Subject Is Everyone: A Subject Transfer Neural Network for Motor Imagery-based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 | Neural Networks | 2022-07 | B. Sun, Z. Wu, Y. Zhang, H. Zhang, X. Hao, Z. Wei, T. Li* |
21 | Adaptive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Motor Imagery Classification |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 2021-01 | H. Zhang, Z. Wu, X. Zhao, B. Sun, T. Li* |
22 | Compressed Sensing of Large-scale Local Field Potentials using Adaptive Sparsity Analysis and Non-convex Optimization |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 2021-02 | B. Sun, H. Zhang, Z. Wu, B. Bao, Y. Hu, T. Li* |
23 | Motor Imagery Recognition with Automatic EEG Channel Selection and Deep Learning |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 2021-02 | H. Zhang#, X. Zhao#, Z. Wu, B. Sun, T. Li* |
24 | Online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Human Brain Death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with Protocol of O2 Inspiration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 2021-05 | B. Pan, J. Pu, T. Li*, M. Zhao, and X. Yang |
25 | Online assessment of hemodynamics in suctioned volume of biological tissue by the embedded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ensor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 2021-05 | C. Gao, T. Li* |
26 | EEG Motor Imagery Classification with Sparse Spectrotemporal Decomposition and Deep Learni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21-04 | B. Sun, X. Zhao, H. Zhang, R. Bai, T. Li* |
27 | 面向速度想象脑-机接口的双模态时空特征融合方法 | 信号处理 | 2023-09 | 孙彪, 郝晓倩, 李勇, 李婷* |
28 | 面向把观众血液动力学响应规律的无创实时光电监测技术 | 中国科技成果 | 李婷, 高晨阳,何玲,何燕妮* | |
29 | 基于可视中国人蒙特卡罗分析实现肺部无创光学监测的探讨 | 中国激光 | 2023-08 | 杨松齐,郭江辉,李婷* |
30 | 医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进展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徐楼喆,李婷* | |
31 | 肺动脉栓塞检测的可视化中国人呢蒙特卡洛模拟分析 | 中国激光 | 2022-12 | 王敏, 孟硕, 郭江辉, 李婷* |
32 | 基于轻量级卷积网络的视网膜病变自动检测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22-03 | 王令霄,杨军,王文赛,李婷* |
33 | 脑机接口术语国际标准提案研究 | 中国标准化 | 2022-10 | 蒲江波, 蔺芳, 余云涛,李婷* |
34 | 新冠疫情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医学研究杂志 | 2022-07 | 李婷, 吉祥, 陈柯羽, 贾春岩 |
35 | 运动想象任务下近红外光谱脑激活程度适应性研究 | 中国激光 | 2022-03 | 高晨阳, 修嘉, 李婷* |
36 | 中国康复医学领域中的人工智能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2021-10 | 陈轲羽 , 刘抒羽 , 吉祥, 张华, 李婷* |
37 | 脑机接口标准化进展 | 生命科学仪器 | 2021-12 | 蒲江波, 余云涛, 蔺芳, 张运红, 李婷* |
38 | 人工智能对我国卫生健康的促进及其发展趋势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2020-12 | 鲍波涛,李妍,蒲江波,于淼,李婷* |
39 | Solving heterogenous region for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with a convolutional forward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inverse neural network | Proc of SPIE | 2021-10 | X. Fang, T. Li* |
40 | 近红外光谱术测评中国拔罐疗法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2020-02 | 代金荣,李婷*,李耀先,林宇,李凯,罗钧义 |
41 | A auxiliary system help patients with dyskinesia based on multi-camera stereo vision | Proc. SPIE | J. Juo, Z. Fan, Z. Li, Z. An, B. Bao, Y. He, T. Li* | |
42 | Multi-level microstructure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 | Proc. SPIE | J. Luo, Y. Wu, B. Bao, T. Li* | |
43 | Solving heterogenous region for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with a convolutional forward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inverse neural network | Proc. SPIE | X. Fang, C. Gao, Y. Li, T. Li* | |
44 | EEG and fNIRS datasets based on Stroop task during two weeks of high-altitude exposure in new immigrants | scientific data | 2024-06 | Xiang Ji, Botao Bag, Lin Z. Li, Jiangbo Pu, Yu Lin, Xin Zhang, Zemeng Chen & TingLi* |
45 | Exhaustive review of acceleration strategies for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in photon transit |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 2024-06 | Louzhe Xu, Zijie Zhu and Ting Li*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无 | 天津杰青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2020-12-16 |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 1 | 1 | ||
2 | 无 | “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电子设计竞赛系列“最佳指导老师”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16-05-01 | 电子科技大学 | 1 | 1 | ||
3 | 无 | 大学生挑战杯科创大赛全国一等奖团队(优秀导师)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15-11-01 | 教育部 | 1 | 1 | ||
4 | 无 |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2019-03-13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1 | 1 | ||
5 | 无 |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21-09-19 | 中共中央组织部 | 1 | 1 | ||
6 | 无 | 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团队(优秀导师)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17-08-18 | 中国电子学会 | 1 | 1 | ||
7 | 无 | 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21-04-17 | 中国电子学会 | 1 | 1 | ||
8 | 无 | 第五批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2018-09-12 |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1 | 1 | ||
9 | 无 | Melvin H. Knisely 奖 | 国际级 | 国际和国外奖励 | 其他 | 2019-01-01 | ISOTT学会 | 1 | 1 | ||
10 | 无 |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其他 | 2020-10-25 |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 | 1 | 1 | ||
11 | 无 |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2020-12-04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1 | 1 | ||
12 | 无 |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省部级 |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4-02-05 |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 是 | 1 | 1/8 | |
13 | 无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国家级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三等奖 | 2024-01-18 | 中华医学会 | 是 | 1 | 1/4 | |
14 | 无 |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转化大赛全国总决赛医疗器械创新赛道第二名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二等奖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是 | 1 | 1 | ||
15 | 无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二等奖 | 2023-12-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是 | 1 | 1 | |
16 | 无 | 中国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二等奖 | 2023-08-15 | 是 | 1 | 1 | ||
17 | 无 | 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二等奖 | 是 | 1 | 1 | |||
18 | 无 |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省部级 | 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 是 | 1 | 4 | ||
19 | 无 | 第十八届“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全国三等奖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三等奖 | 是 | 1 | 1 | |||
20 | 无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三等奖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三等奖 | 是 | 1 | 1 | |||
21 | 无 | 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医疗设备赛道三等奖 | 国家级 | 其他国家级奖励 | 三等奖 | 是 | 1 | 1 | |||
22 | 无 | 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获得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应用项目 | 国家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是 | 1 | 1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生物创伤光追踪调节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手部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自适应柔性探头拔罐疗法中血液动力学动态无创监测系统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针灸疗法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光学检测系统 |
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随身式无创血栓早期筛查仪 |
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多模态无创血栓诊断增强系统 |
7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脑控智能升降翻身的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
8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闭环控制的长时间三维空间稳定近零磁场的实验平台 |
9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摩擦触觉刺激诱发P300的脑机接口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10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摩擦刺激的触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1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应力解耦的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1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可持续性保湿的离子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1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足底压力监测的人体姿态评估方法 |
1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足底压力监测的脊柱侧弯程度的评估方法 |
1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神经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 |
1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脑网络差异性分析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 |
17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 |
18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运动想象的多自由度协同运动上肢外骨骼指令方法 |
19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运动意图的脑机接口康复方法及系统 |
20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防感染的病患床单收纳罩及其制备方法 |
2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穿戴式疲劳驾驶检测仪及疲劳驾驶量化方法 |
2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磁诱导掺杂改性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模生理神经信号检测与实验刺激时间对齐方法 |
2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可抗个体差异的运动想象布尔决策型脑机接口方法 |
2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区块链攻击朔源系统及方法 |
2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置信度的网络安全告警处理方法 |
27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基于无标记非线性多模态成像的骨质量识别模型训练方法 |
28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具有干湿两相导电的医用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29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近红外光治疗装置 |
30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适应外力的手指外骨骼装置及其运动解耦方法 |
3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静脉血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3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阵列的便携式无线足底压力采集系统 |
3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尿隐血分类方法和系统 |
3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尿液分析方法及系统 |
3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头戴式治疗仪及治疗方法 |
3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光疗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37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潜在运动功能康复能力评估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
38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脑血氧饱和度与额温集成枪式检测方法 |
39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穿戴式疲劳驾驶监测仪及疲劳驾驶量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