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赛博士,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生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所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药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研究,特别专注于有机枸杞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等研究。硕博期间及入职以来,一直从事药用植物害虫综合防治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害虫的基础生物学及害虫与药用植物间互作关系,以及害虫发生对药材质量影响等研究。任国家认监委食品农产品质量类认证技术工作组专家成员,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植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现代中药》杂志青年编委。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PI。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企业技术服务等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论著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指导和培养研究生5人。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药用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研究组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栽培中心,由徐常青研究员领衔,专业从事药用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控研究,旨在为药用植物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绿色防控技术。团队成员10人,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1名,初级技术员1名,博士后1名,均具有植保专业研究背景,长期在药用植物生产一线开展病虫草害防治相关的基础研究及绿色植保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工作。团队于2014年国内首次开设了“药用植物保护学”研究生课程,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药用植物病虫草害研究及防治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 团队致力于解决药用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及相关栽培技术难题,以及与植保相关的抗性种质筛选研究等。近年来,团队主要针对病虫草害及农残问题突出的药用植物,在明确病虫草害种类、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互作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绿色高效农药安全使用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发高效环保的植保产品、植保装备,辅以高抗优质的品种,兼顾中药材产量与品质,从源头解决中药材生产中所面临的农药残留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为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硕士研究生 2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高品质中药材生态调控栽培技术研究 | 2022-12 —— 2025-12 | 2000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者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红瘿蚊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 植物保护学报 | 2020-02 | 第一作者 |
2 | Feeding-induced plant metabolite responses to a phoretic gall mite, its carrier psyllid and both, after detachment |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 | 2023-10 | 通讯作者 |
3 | 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Dynamic Analysis of Galls Induced by the Gall Mite Aceria pallida on Lycium barbarum Reveal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Gal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2023-06 | 通讯作者 |
4 | UPLC-MS/MS同时测定宁夏枸杞中香豆素类和苯丙酸类9个成分的含量 | 中国现代中药 | 2022-10 | 通讯作者 |
5 | 枸杞红瘿蚊和枸杞白瘿蚊所致虫瘿形态结构差异 | 植物保护 | 2022-06 | 通讯作者 |
无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枸杞瘿螨防治方法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枸杞或葡萄专用可调式立体喷雾植保机械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药用植物病虫害数据库平台v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