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洪生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麻风分枝杆菌实验室主任。受教育情况:1999年9月-2002年7月,兰州医学院, 皮肤病与性病学, 硕士2002年9月-2005年7月,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与性病学, 博士工作经历: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治医师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 麻风病中心, 客员研究员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日本国内感染症研究所, 麻风病中心, 客员研究员2014年7至2015年7,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访问学者2013年7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麻风分枝杆菌实验室,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聘任副会长,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候任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中国皮肤性病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麻风病康复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医师协会热带病于寄生虫分会副主委,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全球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Infectious Medicine》《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期刊杂志》编委。王洪生团队长期致力于分枝杆菌感染性疾病、银屑病、药物超敏综合征等发病机制和实验室诊断研究。其领衔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分枝杆菌实验室可以承担面向全国的麻风病及其他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工作,建立了系列的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技术和研究模型。基于系统深入的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结合转化医学,不断开发和创新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近10年来主持了5项国家级和5项省部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10余篇论著(SCI 80余篇),包含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J Invest Dermatol、Emerg Infect Dis., EBioMedicine., Emerg Microbes & Infect.等杂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有正高、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长期致力于分枝杆菌感染性疾病、银屑病、药物超敏综合征等发病机制和实验室诊断研究。其领衔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分枝杆菌实验室可以承担面向全国的麻风病及其他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工作,建立了系列的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技术和研究模型。基于系统深入的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结合转化医学,不断开发和创新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近10年来主持了5项国家级和5项省部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10余篇论著(SCI 80余篇),包含NEJM, JBS, J Invest Dermatol., Emerg Infect Dis., EBioMedicine., Emerg Microbes & Infect.等杂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8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朗罕氏多核巨细胞重要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2022-01 —— 2025-12-31 | 55.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Single-Dose Rifapentine in Household Contacts of Patients with Leprosy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3-05 |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
2 | Isolation of Novel Mycobacterium Species from Skin Infection in an Immunocompromised Person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2021-10 | 通讯作者 |
3 |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LA-B*13:01-mediated specific T cells reaction in dapsone-induced drug hypersensitivity |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 2022-08 | 通讯作者 |
4 | Predictive nomogram for leprosy using genetic and epidemiological risk factors in Southwestern China: Case-control and prospective analyses | EBioMedicine | 2021-06 | 通讯作者 |
5 | Utility of Multi-target Nested PCR and ELISPOT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Paucibacillary Leprosy: A Possible Conclus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isdiagnosis |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2022-04 | 通讯作者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2021-GW-2021-05-3-8-03 | 麻风病早期诊断和防控体系建立及应用 | 省部级 | 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 | 三等奖 | 2022-05-23 | 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管理协会 | 否 | 2 | 3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中国现代麻风防治史 |
2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现代麻风组织病理学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氨苯砜药物超敏反应性T细胞受体及其用途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引物探针、试剂盒、检测方法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