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忆霜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 职称:副研究员
  • 该职称任职时间:2016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所属专业:
  • 邮箱 : liuys@imb.pumc.edu.cn
  • 工作电话 : 010-63020226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82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教育经历: 2004/08–2009/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导师:肖春玲,张月琴。 2000/08–2004/06,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16/07–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副研究员。 2009/12–2016/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09/09–2009/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实习研究员。 主持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2913,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双重抑制剂IMB-XL5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2019/01-2022/12, 59.85万元,已结题,主持。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耐药结核病药物自主创新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子课题,2015ZX09304006-009,新型三唑并噻二唑类抗耐药结核候选药物的研究,2015/01-2018/12,162.26万元,已结题,主持。 3)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青年科学家专题,2015AA020911,“超级”耐药摩氏摩根菌 KL-225作为抗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药物筛选模式菌株的可行性研究,2015/01-2017/12,143万元,已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102353,通过“超广谱”耐药摩氏摩根菌寻找新型抗菌药物,2012/01-2014/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我们小团队的研究方向包括抗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的发现。而我们研究的药物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抗菌药物,可以直接输出伤害,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这个好理解哈;另一种是抗菌药物增效剂,它可以给耐药细菌加上debuff,破坏细菌的耐药性,让现有的抗菌药物恢复活性。举两个增效剂的例子:比方说我们做的外排泵抑制剂,细菌的外排泵可以把进入细菌胞内的药物外排出去,降低药物活性,我们寻找外排泵抑制剂,把这个泵抑制住,就可以让药物在胞内积累,起到抗菌药物增效的作用;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细菌,它们的特点是可以表达新德里1号金属β-内酰胺酶,这个酶可以水解青霉素、头孢、碳青霉烯等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我们去寻找这个酶的抑制剂,就可以让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β-内酰胺类药物恢复活性。 那么我们是如何进行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增效剂的发现和研究的呢?大体思路是这样的,首选,我们要进行药物筛选,从十万计的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样品库中找到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样品库就像是鱼塘,能让化合物上钩的就是我们的筛选模型。下面介绍一个常见的模型构建和筛选路线,我们选择一个和细菌生存、感染、耐药性或毒力相关的靶标蛋白,把它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蛋白表达载体上去,在大肠杆菌或者其他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并把靶标蛋白纯化出来。我们为纯化的蛋白建立体外反应体系,让它在微孔板中发生酶促反应,并产生光学信号。微孔板中还加入了筛选样品,比如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发酵液,如果这些样品能够对靶标蛋白产生抑制或激活作用,就能通过光学信号反应出来,从而就可以获得针对这个靶标蛋白的活性化合物。 得到了活性化合物之后,我们要做两件事:一个是研究化合物的成药性,看看它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毒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如何,通常,还要针对它在成药性方面的不足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后还是成药性研究,周而复始,直到成为有临床前景的候选药物——当然,也可能在无计可施后,被无奈放弃。这一部分,很多内容是要和其他企业或者科研部门合作完成的,但是需要我们熟悉相关的药学知识;而另一部分内容多是我们自己要去动手做的,那就是作用机制的研究。筛到的化合物我们要验证它的作用机制是否是作用于模型靶标,是否还有其他靶标,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技能。 以上,你大致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看看彼此是否合得来。咱们中国传统认为,修行需要四个条件——法侣财地。咱们就从这四个方面再深入了解一下。 先说说地,我们课题组所在的科室有个响亮的名头——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承担着国家创新微生物药物高效筛选与发现技术平台的建设。筛选样品资源以十万计,实力是很雄厚的。在筛选室中,我们这个小组专做抗菌药物的筛选和研究。组里的仪器完全能满足同学们的日常实验,场地硬件可以说是基本配齐了。 再看看财,我们课题组承担过多项国家课题。比如86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这个项目那一年全医科院应该只拿到了三四个,还有国自然,重大专项子课题、医科院创新工程等等。此外我们还参与了重点研发,国自然专项、新一期的创新工程等项目,所以在研究生培养的课题以及经费上,我们这几年应该还是够用的。 然后是法,法我理解就是培养研究生,或者说,与研究生相处的方式风格。作为一个成长在教师家庭的人,成为教师是我的初心,有学生可教对我而言一直都是一件乐事。我在研究所是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培训基地的负责人,承担了五分之三的课程,每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每年给学生搞实验培训(这个是没有学费的),帮同学打牢基本功,帮他们尽早开展科研工作。上上课、带带实验、编编培训教材,顺便再拿上一些教学奖。能把爱好与工作相结合,这就是一种幸运。所以,我不在乎我的学生实验基础如何,因为我自信能帮他尽快入门。在和学生相处的风格上,我深受我的导师肖春玲教授以及我们室主任司书毅教授的影响,他们都是特别温柔随和的人,所以我和同学们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敢说良师益友,因为我还做不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能做的,无非是帮你指路躲坑,成为同学们探索之旅的同行伙伴罢了。作为伙伴,我也希望我和我的学生,能够真诚相待,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困难,无论是科研学习,还是生活中的,不要憋着,一定要和我随时保持沟通和交流。在性格上,我略带一些佛系,不擅长时时鞭策、日日劝勉,所以我的学生可能会对科研压力感受不深,当然这对于科研和学生培养而言,肯定算不上优点。所以老师尽量改正不足,同时也得多麻烦同学们一些,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保持良好的自律性,强大的自我约束力,莫要贪图安逸,而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另外,我知道现在的同学们素质是很全面的,有的热心公益,有的积极参加学生团体成为学生干部,有的特长突出表现活跃。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我是绝对赞成的。因为我也涉猎广泛,喜欢写写字、刻刻章、下下厨、戳戳羊毛毡、体重在一百八十斤以内的时候还能上台演点节目,没准就能和大家碰上相同的爱好。生活可以丰富些,但是,还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知道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这些就是我和学生的一些相处之法。 最后再说侣。在研究生阶段,课题组的师生就是你的侣,你的伙伴。我们这个课题组,一向保持着温馨大家庭的感觉,就像前面疫情中一起留京过年时,我们如同家人一样,贴对联、看春晚、张罗团圆饭,多少抵消了些许心中的乡愁吧。我们也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疫情之后我们出去钓鱼烧烤,我负责烤,同学们负责吃和玩,各展所长。当然,这样的协作更多地是发生在同学们的学业和科研之中。我们会互相给予正能量,不让任何一个人感觉孤单。该放飞自我的时候,我们也绝不含糊。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无论性格上是静如处子还是动如脱兔,都要做到合群,能够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和大家好好相处。同时,多些担当——科研工作通常是繁重的,能吃点苦;实验室一干活就会乱,及时收拾别怕麻烦。还有,也是我最期待的,就是新的同学带来新的正能量——无论是热烈的酒,平和的茶,还是快乐的碳酸饮料,都能和大家一起碰出愉悦的声音。 欢迎报考。前些年我做过一个介绍视频,和上述内容大同小异,链接是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2Mzc4MjM2MA==.html?firsttime=0&source_from=pcfx_1,观看密码是2021。欢迎打电话发邮件联系。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祝各位都能获得和付出相匹配的结果。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抗阴性菌药物及药物增效剂,抗结核药物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3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天然药物中未知小分子药效物质发现与评价新技术研究2021-10-01 —— 2025-12-3176.0参与者
2基于增效、减毒、消减策略的新型细菌耐药干预控制研究2022-01-01 —— 2025-12-31900.0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者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Systematic research of H2dedpa derivative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New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Bioorganic Chemistry2022-08刘忆霜
2Identification of inhibitors targeting polyketide synthase 13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s antituberculosis drug leadsBioorganic Chemistry2021-09刘忆霜
3IMB-XMA0038, a new inhibitor targeting aspartate-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2021-12刘忆霜
4PHT427 as an effective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 (NDM-1) inhibitor restored the susceptibility of meropenem against Enterobacteriaceae producing NDM-1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23-04刘忆霜
5Synthesis of peptidomimetics as antibiotic adjuvants for combination with aztreonam to combat MD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23-11通讯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
# 成果类型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1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抑制剂
2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抑制剂
3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抗结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4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筛选抗结核药物的组合物、筛选模型和筛选方法
5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抗结核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抗结核药物组合物
6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水杨酸类化合物作为NDM-1与KPC-2双重抑制剂的应用
7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PHT427作为NDM-1与KPC-2双重抑制剂的应用
8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199596-05-9作为抗结核化合物的应用
9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苯并噻唑衍生化合物作为抗结核化合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