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从事超声医学工作20余年,每年诊断患者达1万多人次、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上千人次,在肿瘤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经验,承担着大量全国各地来院就诊的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首特首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4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CEJ、Small、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SCI文章近40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5.1,其中JCR1区论文6篇。在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方面,依托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超声生物学效应与免疫相关的系列研究和分子影像学研究;医工结合方面开展多项超声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方面:开展多项超声造影评估肿瘤疗效相关工作,该研究受到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的资助,并被评为优秀课题,进行优秀成果展示。在国内外首先开展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临床新技术研究和直肠肿瘤的超声造影研究,解决了传统腔内超声无法诊断环周性肿瘤的技术瓶颈,并将早期直肠癌T分期诊断特异度提高了33%,提出超声造影可以鉴别肿瘤复发与瘢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创新点之一,获得华夏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进步二等奖。同时被评为希望马拉松基金临床优秀科研课题。个人因此受邀赴韩国国家癌症中心讲学。这项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简单,适合我国国情,易于推广,对提升我国基层医院直肠肿瘤诊断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应用临床新技术开展腔内超声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系列研究,该项研究有重要临床价值。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擅长乳腺、肝脏、腹膜后、结直肠等部位的超声诊断,开展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等多种临床和科研工作,参加多项课题,近5年发表30余篇SCI/EI论文。
硕士研究生 3 名,博士研究生 2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全自动3D乳腺超声设备在乳腺癌筛查与诊断体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 2024-02 —— 2026-12 | 32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2 | 多组学数据驱动筛选的免疫抑制型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增敏机制研究 | 2025-01 —— 2028-12 | 48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3 | 基于多组学技术的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关键机制及转化研究 | 2025-07 —— 2028-06 | 10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超声引导下金标植入在SBRT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20-11 | 通讯作者 |
2 |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声像图特征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22-02 | 通讯作者 |
3 | Automatic ultrasound image report generation with adaptive multimodal attention mechanism | Neurocomputing | 2021-02 | 通讯作者 |
4 | 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 协和医学杂志 | 2020-01 | 通讯作者 |
5 | Mitochondria-targeted nanospheres with deep tumor penetration for photo/starvation therapy | J Mater Chem B | 2020-09 | 第一作者 |
无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胰腺疾病超声图解100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