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赫捷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博导
  • 职称:主任医师
  • 该职称任职时间:2001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肿瘤医院
  • 所属专业:肿瘤学
  • 邮箱 : prof.jiehe@gmail.com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赫捷,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学和胸外科学专家。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国家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长期深耕肿瘤学与胸外科学医、教、研一线,是我国肿瘤防控体系建设的领军者和主要推动者之一,为我国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胸外科领域的领军者,创新性发展和推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规范化综合诊疗、个体化治疗及相关研究领域,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一、专业成就 1.推动我国癌症防控体系建设 赫捷院士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肿瘤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发展国家恶性肿瘤登记制度、早诊早治策略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体系,为我国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的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1世纪初的30.9% 提升至2021年的43.7%,取得空前进步。主持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为行业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完善全国肿瘤登记制度,动态掌握我国癌症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赫捷院士带领团队建立了覆盖全国2806个登记处、基于14亿中国人口的恶性肿瘤登记系统,打造恶性肿瘤监测体系,有力支撑中国公共卫生战略,并通过大数据筛查和早期干预显著提高恶性肿瘤生存率,现已成为全球标杆。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症总体生存率,降低死亡率,赫捷院士带领团队通过高危人群筛查、筛查技术创新、区域协作分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措施,逐步实现癌症早诊早治的“全民覆盖、精准高效”,使得我国部分癌种早期诊断率显著提升,早诊患者治疗费用降低约40%-60%。 为实现肿瘤患者标准化、同质化和规范化医疗,赫捷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31个省份、387个城市构建了全面的癌症质量管理体系,以规范肿瘤治疗模式、实时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发挥专家资源和大数据优势,通过发展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惠及更多百姓,为全球癌症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引领胸部肿瘤精准诊疗发展 赫捷院士作为我国胸外科领域的领军者,坚持引领胸部肿瘤精准诊疗革新,不断改写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治疗格局。在赫捷院士的推动下,我国肺癌五年生存率从19.8%提升至28.7%,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水平跃居国际前列,他牵头或参与的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重新定义了全球胸部肿瘤围术期治疗范式。 在临床诊疗领域,赫捷院士创新性发展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微创外科技术,推动我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食管癌微创手术的普及,创造性地解决了大量疑难和高龄患者的外科治疗问题,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持续发展和推广胸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规范化综合诊疗和个体化治疗,牵头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重新定义围术期标准治疗范式,成果被写入NCCN、ESMO等多项国际权威指南。 在基础科研和转化领域,赫捷院士是我国最早创立肿瘤遗传资源库和转化研究实验室的临床肿瘤专家之一,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从跨尺度多模态数据和生物样本多组学数据挖掘恶性肿瘤筛查和诊疗标志物,重点关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的多组学精准分型和个体化诊疗,并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胸部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机制,发掘具有临床转化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赫捷院士的带领下,团队绘制了我国食管癌的基因突变图谱和食管鳞癌、肺鳞癌的非编码RNA表达谱,筛选发现并验证了多个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为胸部肿瘤临床转化研究做出了大量原创性重要贡献。2024年,赫捷院士作为CheckMate-77T中国主要研究者,带领团队证实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围术期方案可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成果发表于《NEJM》,被NCCN、ESMO等纳入国际临床指南;同年,他主导的ESCORT-NEO研究在《Nature Medicine》发布,成为全球首个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可提升食管鳞癌病理完全缓解率的Ⅲ期研究,为中国高发癌种提供了“中国方案”。 赫捷院士以通讯作者在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单篇最高被引逾20,000次,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数十项。作为我国胸外科领军人物,牵头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等十余项国家级诊疗指南;主编《肿瘤学》、《临床肿瘤学》等国家级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十余部;以第一完成人的《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二、人才培养 长期深耕肿瘤学与胸外科学教学领域,秉持“育人育德、德才兼备”理念,将医德教育融入临床带教,倡导“放眼世界、敢于创新”,聚焦培养 “临床-科研” 复合型人才。 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技能考核等方式强化人才培养;主编《肿瘤学》《临床肿瘤学》等 4 部国家级医学教材,助力肿瘤领域教学发展。 注重团队青年人才的培养,团队成员多人才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博士后多次入选协和青年学者计划,获批国家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研究生多次获批大学生创新实验国家级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项目等课题,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最高荣誉校长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三、国际影响 赫捷院士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癌症防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肿瘤防治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协作,助力“健康中国”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021年5月,中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第27个成员国,赫捷院士当选IARC科学理事会成员,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肿瘤防治领域的国际大舞台。2023年5月,赫捷院士率团参加IARC65届理事会会议并签署合作协议,为全球癌症防治事业的进步更多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5年2月,率团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交流访问,针对东亚区域食管癌、胃癌等恶性肿瘤高发态势,赫捷院士倡议筹建多边协作机制,计划推动建立“东亚癌症防治联盟”,确立了中日国家癌症中心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区域癌症防治工作提供新实践范本,进一步助力全球癌症防治事业发展。 2025年10月,赫捷院士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近五年(2021-2025)唯一中国籍外籍院士,以表彰其在癌症研究、公共卫生与临床诊疗领域的变革性贡献。这些贡献显著改善了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癌症预后,为全球肿瘤学设定新基准。在其领导下,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1世纪初的30.9% 提升至2021年的43.7%,在人类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实现了癌症防治(预防、诊断、治疗)领域的空前进步。此次当选不仅体现了国际医学界对其个人学术成就与专业贡献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对中国肿瘤防治工作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充分肯定,展现了我国医学科学家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积极影响与责任担当。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胸外科实验室团队由赫捷院士领导,还有专职研究员3名,工作人员3名,胸外科轮转临床医师、博士后、研究生50余名。赫捷院士领导团队长期致力于推进我国恶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促进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的外科和规范化综合治疗、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研究。团队主持或参与“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团队在Cancer Cell、Cancer Discovery、Nature Canc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数十项。团队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博士后多次入选协和青年学者计划,获批国家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研究生多次获批大学生创新实验国家级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项目等课题,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最高荣誉校长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1、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标志物鉴定与干预策略;2、多组学、多模态整合驱动的肿瘤精准分型与个体化诊疗;3、肿瘤微环境动态演进机制及转移耐药靶点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0 名,博士研究生 9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小细胞肺癌精准分型系统的开发和个体化诊疗体系的建立2022-11 —— 2026-11350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2肿瘤物质与能量动态的介尺度研究2022-01 —— 2026-121300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Molecular subtypes of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A cross-tissue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f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Cancer Cell2024-06通讯作者
2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PD-1 versus anti-PD-L1 in perioperative immuno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Med2025-04通讯作者
3Acetate reprogrammes tumour metabolism and promotes PD-L1 expression and immune evasion by upregulating c-MycNature Metabolism2024-05通讯作者
4Silencing EGFR-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CD55 and CD59 activates 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sensitizes lung cancer to checkpoint blockadeNature Cancer2022-10通讯作者
5An individualized immune signature of pretreatment biopsies predicts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0-09通讯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获奖证书编号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颁奖单位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排名 本人排序 备注
12013-J-25301-1-01-R01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国家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12-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1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
# 成果类型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1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预测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获益和识别化疗耐药治疗靶点的系统和应用
2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用于预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系统及其应用
3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HNRNPC和RBMX作为靶点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4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I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系统及其应用
5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可用于评估肺腺癌预后的免疫-临床特征联合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