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牛国栋,男,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副主任,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兼心律失常中心主任,荣获“云南省云岭名医”称号。承担学术兼职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全国委员、心律失常学组委员、房颤工作组委员、室速工作组秘书、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诊疗技术规范暨新技术培训-优才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亚太心律学会医师教育项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协会房颤工作组委员、欧洲心律失常协会(EHRA)会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常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专家、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1990年至1995年就读于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于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2001年获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2004年获博士学位。2007-2008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深造,于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心律失常中心Jackman实验室进一步系统深入地接受了心律失常相关理论及技术培训。2009年受阜外医院聘任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受聘为主任医师。早期在顽固性心力衰竭再同步治疗,心肌梗死后干细胞移植等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并发表论文多篇,是我国较早从事CRT领域相关研究的人员之一。2007-2008年赴美深造期间,除系统学习心电三维标测系统及磁导航系统在复杂疑难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等新技术外,同时针对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碎裂电位与心脏神经网络及心房颤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发表英文论著多篇,提出了在房颤发生与维持过程中,局灶起源与折返激动可同时并存或先后转化的重要概念,并作为第一作者受邀于英文专著《Cardiac Mapping》第三版中“神经机制介导的房性心律失常的标测”一章的撰写,关于心脏神经系统的部分研究成果受邀于国际级专业会议(AHA、Heart Rhythm Society)作会议发言。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国家级临床研究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作为分项目负责人承担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中子课题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规范化研究及独立负责人承担首都特色研究课题等项目。长期从事心律失常机制研究与介入治疗,提出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法,主持并参与多项新兴技术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参与多部心律失常相关临床指南的编写。2020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论著,主编《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专著撰写,此外,参编《临床心律失常学》及《实用心律失常学》等心血管内科中文专著十余部,专业译著翻译及审校十余部。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待补充更新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0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评价生物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2024-01 —— | 30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2 | 评价脉冲电场消融仪与一次性使用脉冲电场消融导管配合使用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行性研究 | 2023-10 —— | 300万元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人 |
3 | 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 2021-01 —— | 4万元 | 主持人 | |
4 | 蝙蝠蛾拟青霉对心房颤动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2023-01 —— | 15万元 | 主持人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Prevalence, predictors and management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thrombogenic milieu in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low thromboembolic risk | Thrombosis Journal | 2023-03 | 通讯作者 |
2 | Left atrial appendage filling defect in exclusive early-phase scanning of dual-phase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 indicator for elevated thromboembolic risk | Cardiology Journal | 2023-03 | 通讯作者 |
3 | Performance of two tools for pulmonary vein occlusion assessment with a novel navigation system in cryoballoon ablation procedure |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 2023-01 | 通讯作者 |
4 | The incidence and location of epicardial connections in the era of contact force guided ablation for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 2021-09 | 通讯作者 |
5 | Efficienc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igh-Power Short-Dur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 Cardi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2021-02 | 通讯作者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2019-J06-2-11-R06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省部级 | 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 | 二等奖 | 2019-08-10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是 | 1 | 7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 |
2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绿色电生理 |
3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心房颤动(2017版) |
4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快速心律失常全三维介入治疗 |
5 | 出版高水平专著 | 中国心律失常诊疗指南与进展(2018版) |
6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可多段调弯的脉冲消融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