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朱朝晖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性别:男
  • 导师类型:博导
  • 职称:主任医师
  • 该职称任职时间:18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协和医院
  • 所属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邮箱 : 13611093752@163.com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朱朝晖,男,1969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5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在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科研处、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98年参与创建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PET)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PET临床研究者之一。2003年任PET中心副主任;2007年聘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2012年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2014年评为“协和学者”特聘教授。2014-2019年任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2019-2024年任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现任临床医学研究所综合办副主任兼核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分会副主委、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放射性药物分会副理事长、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PET学组组长及68Ga/177Lu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及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常委等。专业方向是核医学分子影像与精准诊疗,包括PET/CT和PET/MR在肿瘤、心脏、脑部疾病的应用等。研究方向为核医学分子影像及核素靶向治疗新药物、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先后负责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首发专项重点项目等。参与国家重大课题1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卫生行业基金、863重大课题、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专题、仪器开发专项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等。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2项,组织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组织和开展了20余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的国际首次临床转化研究。牵头多个自主创新整合素受体显像1类新药的Ⅰ期临床试验及Ⅲ期临床试验。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SCI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Q1区文章50余篇;参与发表国际期刊文章70余篇;参与了20余部专业性著作的书写。获省部级及相当科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奖项6项等。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所在单位北京协和医院为国内医院综合排名第一,拥有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所在核医学科国内专科声誉(“复旦榜”)和科技量值(“STEM榜”)均排名第一,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和条件,包括PET/MR 2台、PET/CT 5台、SPECT(/CT) 6台、回旋加速器2台等,是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核医学精准诊疗国际合作中心。国际上,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维也纳大学医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和医科院基础所、药物所、阜外医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院内与肿瘤、心脏、神经、免疫、内分泌、整形等相关科室密切合作;科内也已形成老中青合作团队。所培养研究生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获奖、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获创新课题一等资助,并去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培养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分子影像与精准诊疗
  • 在校研究生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

硕士研究生 1 名,博士研究生 6 名

  •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金额 项目类型 本人角色
1用于多模态显像及核素治疗的双靶点多肽探针研究2023-01-01 —— 2026-12-3153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2互补结合双靶向的TATE-RGD 核医学创新药物研发和 转化2024-12 —— 2026-1140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3心脏微血管病变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体系研发2024-12 —— 2029-111540.2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4核医学精准诊疗药物和技术的创新研发及转化2025-01 —— 2027-12200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5同步全身动态PET 用于创新药物早期临床评价的关键技术研 究2025-07 —— 2028-06100万元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 发表论文Papers
#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年份 论文署名
1Dual targeting PET tracer [68Ga]Ga-FAPI-RGD in patients with lung neoplasms: a pilot exploratory studyTheranostics2023-05-15通讯作者
2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68Ga]Ga-NOTA-RM26 and [18F]FDG PET/C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Prospective Study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2025-02通讯作者
3Preclinical and First-in-Human Study of a Compact Radionuclide Labeled Self-Assembly Nanomedicine for Chemo-Radio-Theranostics of CancerACS Nano2025-01通讯作者
4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dosimetry of 177Lu-AB-3PRGD2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integrin avb3-positive tumors: A first-in-human stud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5-02通讯作者
5Comparison of [68Ga]Ga-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04 and [18F]FDG PET Imaging for Solitary Fibrous Tumor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FAP-Targeted Radiopharmaceutical Therapy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2025-04通讯作者
  • 科研获奖Research Awards
# 获奖证书编号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日期 颁奖单位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排名 本人排序 备注
12019-J06-2-10-R03正电子发射断层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及转化应用省部级北京市科技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08-17北京市人民政府13
2201902191P1003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的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省部级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0-01-18中华医学会13
32021LC0224R1多模态多靶点多探针分子影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省部级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21-12-07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11
42022-260-R04用于肿瘤精准诊疗的核医学药物省部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特等奖2023-06-06教育部24
5202303087P0801精准诊疗新型分子探针的创新研发及转化应用省部级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24-01-18中华医学会11
  • 研究成果Research Findings
# 成果类型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1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DUAL-TARGET IMAGING MOLECULAR PROB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2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一种β射线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23年“精准诊疗新型分子探针的创新研发及转化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1)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22年 “用于肿瘤精准诊疗的核医学药物”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特等奖(排名第4),证书号2022-260-R04
5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21年“多模态多靶点多探针分子影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