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从事风湿病诊治30余年,精研医术成功救治全国逾十万疑难危重患者。作为我国风湿病领域唯一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在97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12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下,率领团队不懈攻坚风湿病诊治难题,在机制研究、诊治创新及临床转化取得系列突破,显著提升我国风湿病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1) 提出风湿病肠道微生态及固有免疫死亡关键致病机制理论,写入中外教科书,革新领域认知; 2) 创研免疫分子、抗体、影像等多维诊断技术,原创开展鞘内注射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风湿病新方法,已全国推广,提升风湿病诊断准确率至90%以上,挽救大量危重患者生命; 3) 首次通过多中心、大样本RCT研究为稳定狼疮患者制定激素减停药策略,为“终身服药”向“精准停药”转型提供循证证据; 4) 循证建立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安全有效中国方案,每年为国家节省逾百亿药费,并牵头中美欧专家制定国际指南,实现从“跟随国际标准”到“输出中国方案”跨越。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一直围绕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从免疫学、系统生物学、免疫遗传学、新型风湿病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基础、转化与临床应用研究。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等平台紧密合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项目15项、面上青年项目54项及省部级重点/重大攻关项目3项,历时20年协同攻关,解析风湿病免疫失衡机制、创建新诊断治疗技术体系,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病早期正确诊断率和疗效,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硕士研究生 3 名,博士研究生 12 名
# | 项目名称 | 起止日期 | 金额 | 项目类型 | 本人角色 |
---|---|---|---|---|---|
1 | 老年自身免疫疾病创新发病机制及诊疗/干预策略的建立和应用 | 2022-12-01 —— 2025-12-31 | 2985.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2 | 异常肠道菌群调控固有免疫促进SLE发病的机制 | 2023-01-01 —— 2027-12-12 | 261.0 | 主持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主持者 |
3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新机制与免疫治疗新方法 | 2021-10-01 —— 2025-12-31 | 1200.0 | 参与在研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 参与者 |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份 | 论文署名 |
---|---|---|---|---|
1 |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Immune/Inflammatory Cells from 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Positive and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1-08 | 张烜 |
2 | Defective PTEN regulation contributes to B cell hyperresponsivenes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2014-07 | 张烜 |
3 | The TRIFRA trial: efforts employed to minimise expectation bias |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 2014-11 | 张烜 |
4 | Novel autoantibodies identified in ACPA-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 Annals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 2020-12 | 张烜 |
5 | An Autoimmunogenic and Proinflammatory Profile Defin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of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2021-02 | 张烜 |
# | 获奖证书编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日期 | 颁奖单位 | 本单位是否为第一完成单位 | 完成单位排名 | 本人排序 | 备注 |
---|---|---|---|---|---|---|---|---|---|---|---|
1 | 无 | 第23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 省部级 | 其他省部级奖励 | 其他 | 2023-03-0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是 | 1 | 1 | |
2 | 2018医-1-004-01 |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省部级 | 科技进步奖、哲学社科奖 | 一等奖 | 2018-11-01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否 | 1 | 1 | |
3 | 201801062P1401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省部级 | 省(市、自治区)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2018-12-28 | 中华医学会 | 否 | 1 | 1 | |
4 | 200902020P1001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省部级 | 省(市、自治区)政府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09-12-25 | 中华医学会 | 否 | 1 | 1 |
# | 成果类型 | 项目/专利/新品种名称 |
---|---|---|
1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用于控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激活/抑制的连接臂及其应用 |
2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靶向调节T细胞长效白介素-2及其在治疗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 |
3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药物 |
4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
5 | 作为主创人员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新品种 | 一种预测RA药物疗效的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 |